Wednesday, May 25, 2016

呂烈丹教授(訃文)


呂烈丹,1959年—2016年

彼德.貝爾伍德(Peter Bellwood),澳洲國立大學榮休教授(考古),呂烈丹教授博士論文指導老師所撰的悼念文(撮要)


呂烈丹教授(Tracey Lie-Dan Lu)於2016年3月21日在墨爾本病逝,令她於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和研究中國考古學、博物館學、及文化遺產的傑出事業生涯戛然而止。Tracey生於廣州,1983年在中山大學取得學士學位後,展開其考古生涯。她於1987年在北京大學取得考古學碩士。於1985至1989年間,她跟隨考古隊參與西漢南越王趙眜(死於公元前122年)陵墓的發掘工作 。及後,她撰寫了一本甚為普及的書籍介紹這個發現(呂烈丹 1990)[按:《南越王墓與南越王國》],並為1991年出版的正式發掘報告貢獻數篇章。

Tracey於1998年在澳洲國立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後,1999年初在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人類學系出任短期講師一職,為期五個月。獲得Fyssen的獎項後,Tracey出訪植物考古學家Patricia Anderson位於尼斯的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實驗室(1999年至2000年),對稻及黍的培植展開深入研究。在2000年8月Tracey以正式教學人員身份加入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開展她餘下的職業生涯,並於2010年8月升任為教授。從2000年至2014年,Tracey在返回墨爾本之前的任職期間共出版了兩本專著(呂烈丹 2012,2014,並有另一本出版中)[按:《稻作與史前文化演變》(2012),《博物館在中國:權力,政治及身份認同》(2014),《永恒的文明》(出版中)]、撰寫超過60篇書籍篇章和期刊論文、指導過22位哲學碩士生及4位博士生、並教授多個本科生科目,她在2013年所教導的科目就包括博物館與人類學、中國的文化遺產、人類的演化、及本科生畢業論文研究指導。此外,Tracey為香港中文大學設計了多個關於博物館學和文化遺產研究的人類學新課程。

在香港中文大學任職期間,Tracey獲得香港研究資助局的數項研究資助,開展有關新石器時代、及華南地區與香港的考古遺址管理研究。在她事業生涯的後期,她轉向文化遺產管理領域,參與了甘肅省敦煌莫高窟早期佛教洞窟和香港的多個項目。繼出版其博士論文及有關中國早期農業的著作後,她最新出版的書籍為《博物館在中國:權力,政治及身份認同》(呂烈丹 2014)。她生前最後出版的文章題為《充權、轉化及建構後殖民地香港的「城市文化遺產」》(呂烈丹 2016)。這是由我在澳洲國立大學同事 Laurajane Smith寄給我的。Laurajane Smith評價說:「Tracey對文化遺產及博物館的興趣並不限於考古遺址的管理,她更展示了探索通古今之變的熱忱和學術追求。她最後撰寫的文章以民族誌方式記述了本地社區對現代城市文化遺產的參與,以及其對社區的身份認同及生活經驗的重要性。」

以下是Tracey的弟弟Raymond Lung提供關於Tracey生前仍在耕耘中的兩本中文著作的資料:

《永恒的文明》, 完稿後將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付梓。Tracey在生時曾去過約50個國家、180個城市,並在2015年9月到訪伊朗及印度。在此著作中,她提到50個世界遺產,並討論考古的概念和文化遺產的保育和管理。

《香港史前文化研究》。此書由Tracey與她中山大學的本科同學、現於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任職的傅憲國合編。這書已接近完成階段,但出版詳情尚未得知。

(本文原文將刊於Asian Perspectives)

翻譯:竺穎琛  校對:林永昌、黃慧怡  (彼德.貝爾伍德授權刊登)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